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希北京报道
12月20日,第五届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高峰论坛暨华夏理财年度投资策略会(以下简称“论坛”)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。论坛以“绿意同源、和合共生”为主题,邀请来自政府、监管、行业与学术界的专家,就全球宏观经济、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、气候变化与碳市场发展等多个话题进行探讨。
此外,论坛还发布了由华夏理财与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联合撰写的《2023年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《报告》”)。《报告》对全球ESG投资发展、可持续信息披露、ESG议题与评级实证研究、资管行业ESG调查问卷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。
《报告》指出,在全球ESG投资持续增长的背景下,中国市场的ESG公募基金和银行ESG理财产品表现突出,国内外ESG信息披露政策逐步成熟。《报告》认为,ESG绩效与企业财务表现存在密切关联,在国内上市公司中,ESG表现对企业经营和投资价值具有重要影响。《报告》还提出,中国资管行业在ESG投资方面的态度日益积极,但仍然面临数据、投资标准等ESG基础设施方面的挑战。
ESG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持续高速增长
中国资管行业在ESG投资方面的发展,不仅是对国家战略与全球趋势的响应,也预示着行业发展的新方向。
“今年市场中出现了更多绿色与ESG属性的金融产品,市场对ESG投资的需求持续增长。在信息披露等ESG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,更标准化的企业非财务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透明、可靠的决策依据。”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在《报告》开篇写道。
《报告》统计,国内ESG公募基金以环境保护主题、纯ESG主题基金类型为主。截至2023年6月底,国内ESG公募基金规模超过5900亿元。自2018年至2023年6月底,国内共发行477只以“ESG”、“社会责任”和“绿色”等关键词命名的ESG主题公募基金,基金类型以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为主。
国内ESG指数近两年发布情况放缓。截至2023年6月底,市场发行ESG指数共818只,其中以“ESG”和“责任”为命名关键词的核心ESG指数323只,以其他广义ESG关键词命名的泛ESG指数495只。在泛ESG指数中,“绿色”、“碳中和”和“环保”为关注频率较高的主题。
图片来源:《2023年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》
《报告》显示,国内ESG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持续高速增长。截至2023年6月底,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586亿元,同比增长51.29%;国内市场累计发行的ESG主题理财产品超300只,其中产品类型以固定收益类为主(74.5%),投资周期在1至3年的产品居多(46.5%)。
缺少规范的ESG信息披露规则
《报告》也对资管机构的ESG投资披露政策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。《报告》分析,当前欧美和亚太地区已出台的ESG投资披露政策文件以强制性为主,同时,加强气候相关披露是国际主要市场的整体趋势。对比来看,国内当前仍未出台ESG投资相关披露政策要求,但气候信息披露要求已经起步。
据悉,为了解我国资管行业ESG最新发展态势,课题组还进行了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问卷调查,共收集152家问卷,并同步进行了专业基金管理人访谈。
调查结果显示,受访者认为,国内机构通过学习和了解,迅速把握ESG投资风向和热点,逐渐拉近与海外机构在ESG布局上的差距。2023年,国内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的机构共95家,占今年受访机构的62%。尽管经历了2022 年的小幅收缩,ESG投资在2023年又迎来了广泛的关注。展望未来,有32%的机构表示会在未来5年内考虑ESG与投研全流程的融合。
图片来源:《2023年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》
此外,当前机构偏好官方披露数据,通过采购第三方评级和数据,结合自身调查数据,自主构建ESG评估体系,将ESG整合至投研全通道。目前有近半数的公司(约 44%)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ESG投资评价体系。有16%的公司表示尽管当前还未建立自有的ESG评价体系,但计划在未来建立,以更好地推动ESG投资的进程。同时,绝大多数的机构都基本认可国内和国外第三方机构提供的ESG评级,持怀疑态度的机构逐年降低。根据深度访谈,机构大多采购多家ESG评级数据,并开展数据治理工作,在此基础上自建ESG评价体系。
据统计,受访的152家机构中,2023年共85家机构发行过ESG或可持续相关主题型产品,占比56%,相比于2022年的50家发行机构,我国资管行业在ESG主题产品上的动作较为迅速。
在挑战及提高方向方面,《报告》显示,2023 年,“缺少规范的ESG信息披露规则”替代“ESG相关信息难以获取、信息不完整或可信度不高”成为机构认为最大障碍。其次是机构对于“践行 ESG 可获得的价值不确定或不显著,动力不足”,市场行情打击了机构的投资信心。
图片来源:《2023年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》
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,当前我国ESG投资仍处于发展阶段,监管制度、信息质量和结果评定方面仍需各方参与者积极参与并制定标准,以规范并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。此外,由于当前ESG投资的观念普及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,许多基金经理认为ESG投资客户需求不足、社会认识程度不高,因此需要学术界与工业界共同携手,推进投资者教育、普及ESG投资理念并且培养更多相关专业人才。